對價關係和親子關係

媽媽為了讓孩子做家事,就約定做一次給五十元,

爸爸還加碼一次家事一百元!

結果有一天,媽媽請孩子幫忙做家事,孩子竟回他:我今天不想賺錢!

媽媽當場「傻眼」‥‥

另一位一直講理的的媽媽,總是用很多「理論」在「論理」!

孩子有一天因為被糾正,耳濡目染回說:大人不可以兇小孩,要好好地說,

有一次更甚之,被大人指正時竟拍桌說:小孩子也是有脾氣的喔!

無法看見自己的問題,避重就輕,在父母的教導模式下漸漸失去自省的能力,

但一看到有可吃的零食或獎品,又會為達目的投機取巧!

天真的眼神卻有著對價的意圖,

現在的孩子行為常被物質化,

總要有對價才願付出,

為自己負責是出於「責任」,動幾不應該是物質。

參與家事,是家裡每個成員的共同責任,也不應以「量化」得金錢來成為獎賞。

建議可全家一起出遊、外出用餐或一同做一件特別的事等等‥‥

避免「物質」得到得「理所當然」。

記得有個劇,劇中提到一位富家孩子拿一千塊到「十元商念」買東西,

老闆是一位老婆婆,老婆婆告訴這位小學生:

我這裡的東西都只要「十元」!

你知道十元就可以買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,

孩子說:沒關係我有錢!

老婆婆叫他要珍惜錢財,一千元可以買很多東西還可以幫助很多人‥‥

珍惜十元就能具備很多的價值,

我們不是要孩子看到量化的「錢」!

而是要孩子看見自己責任與事件背後的價值。

在孩子價值觀建立的兒童期,

親子關係與家庭任務絕對是要避免「對價關係」。

Previous
Previous

浮動角色

Next
Next

敏感是情緒的起頭